來到澎湖非到的地點 虎井與
民國七十二年前後,台北潛水專家謝新曦,為了證實有無『虎井沈城』,曾與澎湖好幾位潛水好手潛入『虎井頭』海底細看,未發現沈城,卻發現海底有不少大小不同的玄武岩石塊,由此已可證實,筆者祖父那一代長輩所說,『虎井頭』常崩山是事實,那口『虎井』也因發生崩山而隨著落海中,因此地名雖叫虎井,已看不到有像老虎形狀的古井了。
虎井島的另一個特點是,正好位在北回歸線中間,東經一一九度廿九分四十二秒,北緯廿三度廿七分廿四秒,與豎立在嘉義縣的北回歸線標幟碑同一直線。
在明清兩個朝代,虎井島海域曾經是朝廷駐軍與外國人及海盜打仗的戰場,也是漁產量最多的漁場,如今因為資源大減,島上居民紛紛他遷,預料在可見的未來,虎井島將可能變成無人島。
不管是台語諧音的"好井"還是為了提醒小孩安全的"虎井",充分顯示澎湖先人與天搏鬥的艱辛與知命。
小小心得:很好奇為什麼會推薦必須來到虎井,原因就是,來到虎井,讓我學會了該怎麼去尋找勇氣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